不过这人的丈夫当官早些,她对于官家夫人的事情比张氏知道的多多了,而且人比较爽朗热情,张氏和她一来二去就熟了。
另外一户那位夫人的丈夫和潘安一样就职于翰林院,而且这位夫人是官员之女,虽然父亲官职不高,但也算是大家闺秀了,性格十分温柔羞怯,为人和善有礼,张氏就喜欢这样看起来知书达理的姑娘,他想儿子娶得就是这一种。
这位翰林院官员的夫人吴氏在女红方面很有擅长,张氏和她走动多了就和她学了起来,之后就带着女儿五丫一起去,张氏本身女红技艺很是粗浅,他觉得女儿以后可是官家小姐,自然得按照大家小姐那样培养。
来到京城以后也不叫五丫这个小名了,五丫大名潘蓉,吴氏就叫她蓉蓉,张氏可以说是带着潘蓉来向吴氏拜师了,于是没事就拿些自己做的糕点小吃带过来给吴氏。
潘安看他娘对京城的生活还算适应,和邻里相处得也挺好还是挺欣慰的,不过潘父就不太一样了,潘父本身就是个老实木讷的人,没啥手艺在身,只会种地,在潘安小的时候他除了种地之外就是去码头扛货赚些来给儿子添些纸笔,供着儿子读书。
在潘家搬到县城之后,因为张氏一个女人下乡收田租不方便,他就和张氏分工,他去收,张氏来算,家里一些力气活他也是得干的,没事的时候和媳妇聊聊天,逗逗娃,日子过得也挺滋润。
自从来到京城以后,四周都是官老爷他和人家没有共同话题,再说他也不敢上去搭讪,虽然他有个当官的儿子,但是他自己不是官啊,这里住的官员年纪都比他儿子大多了,大多数和他岁数差不多,所以他们的爹就和他爹岁数差不多,他也没什么共同话题。
现在妻子白天就带着女儿去吴氏那里学女红,家里的活又有仆妇干,他就只能和小儿子作伴,看着他玩玩闹闹,其实是有些无趣的,因此这京城中的生活他适应得并不如妻子张氏。
潘安也是过了好一段时间才发现他爹的情绪状态不太对,其实潘安也考虑过潘永民的情况,他现在正值盛年,就这么在家呆着看二儿子确实挺让人萎靡的,要知道潘父以前也是家里顶梁柱,这一下子让他什么都不干十分的不适应。
潘安也想过给他爹找点事情做,他不可能让他爹再去扛货,想给他爹活动一下去个朝廷相关的清水部门当个正式工不可能,临时工还是可以运作一下的,不过他爹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识字,要是识字的话可选择性多,比较好找,不识字就不好说了。
他目前还没什么人脉,这本来不难的事情他现在要做到也挺麻烦的,看父亲这样潘安也不能这么徐徐图之了,干脆找到了人脉最广的王钰帮忙。
王钰最近也在为自己的授官各处奔走,现在对好些地方都挺熟,没让潘安等多久这自己的官没跑下来就把潘父的事情跑下来了。
就是一闲职,基本上什么活都不用干,就是帮忙看着地方,每天按时上下班,就是薪酬挺低的,潘安觉得还不错,有点事情做他爹就不用每天瞎琢磨,果然自从有了事情干以后他爹每天都精神抖擞的。
潘安已经交了他弟弟三柱,也就是潘泰《三字经》和《千字文》,这孩子学得都不错,现在正在学习《百家姓》,不过潘安也发现潘泰的学习热情没有最开始的时候高了,孩子年纪还小,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
本来原来的时候家里还有他爹能陪陪他,现在白天家里就潘泰一个人在家中读书,小孩子嘛,觉得闷很正常,潘安觉得还是得把潘泰送进学堂,周围同龄人多了比较有利于成长,在那种氛围下学习也不至于过早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这找学堂倒是方便,他们这一片属于文人聚集地,自古至今文人大多数都穷,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