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对我妈的印象,一是忙碌。整天忙这忙那的,很少闲着,只有到晚上吃过饭后,才坐着看会电视。但看电视也基本白看,坐一会就睡着。忙的同时,也很啰嗦,不是叫我写作业,就是让我做一些小事,去邻居家拿个东西,去菜园里摘几根葱蒜。但我妈对我又算极好了。肚子饿了,做东西给吃;铅笔写完了,让她给我买;想出去玩,她也大部分会答应。我妈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读多少书,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她总省吃俭用,把最好的给了我,不会让我受什么委屈。也明白对错,我做的不对,也会教训我的。我妈直到现在也是一样,不同的,是记忆中的她脸上和手上还没那么多的皱纹,头发是黑的,眼睛看东西也还是好的。
想比我妈的啰嗦,记忆中当时我爸则是沉默不少,但他说的话,我却不敢违背。平时他不怎么管我的小事,也没我妈忙,干完农活会一个人抽着烟坐着看电视,这时候他总喜欢把我抱起来放在他的腿上。也会找朋友喝喝酒,打打牌。但学习上他是比较关心的。晚上他有时候会辅导我做作业,和我谈谈长大后的事,教我做人的道理。他会描绘一幕幕我长大后场景,让当时还很小的我神游在其中并对此憧憬。现在的我明白,那是我爸对我最为美好的希望和寄托,让我好好读书,长大后走出农村。小时候坐在我爸的肩膀上,他站起来走路,觉得很高的,高得我有点怕。然而在岁月流逝中,爸的高大逐渐在我眼中越来越瘦小,到了现在还些许的不及我。只是瘦小的体格,承受着一家人生活的压力。
时光荏苒,我们在父母眼中长大,父母在我们眼中老去。一切也在随之变化着,但我知道,永远不变的,是父母的对我们的爱。愿岁月静好,愿我能是你们的骄傲。
第三章
作为一个山区的孩子,我想我们的童年真的好多趣事。直到现在,我依然时常想起那些快乐过的时光。似那冬日正午的阳光照在身上,温暖着自己,使自己变得懒洋洋的。似享受那时的无忧无虑,再也不愿醒来。
早上随着小闹钟的声音醒来,约上邻居的同学们,一起去上学。顺着当时还是泥路的公路走大约一公里,再穿过一小段林间小道,就到了学校。学校是两层的大木头房,三个教室。学校外面一个土面的操场,一个木头篮球架,却从来没见过篮筐。还有一个很大的水塘,但老师是不会让去的。早上上完课是回家吃饭的,晚上也没自习。一个很严厉的老教师,教了我爸我们两代人。那时最眼馋的,是那路过的小卖铺里各种小物品了,有两角钱的冰棒,三角钱的辣条,有时候也卖一些小玩具。我妈也会时不时给五角一块的钱,那时就能买上一些解馋了。在学校,最喜欢的还是那间不大却装满了书的屋子,也是我们的图书馆了。有四大名著,小人书和各种各样的童话书。那时我最喜欢中午借上一本童话书,然后下午回家躺在床上看。借的书是可以带回家的。放学回家除了看书,写作业,就是玩耍了。叫上小伙伴,捉迷藏,摘果子,玩弹珠,一起看动画片。晚上大人叫吃饭了才各自回家。
寒暑假,也是很高兴的。高兴得常把作业丢到一边,到快开学时却急得上窜下跳。那时的快乐,就是当一个放牛娃了。不仅帮到大人,最重要的是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去做有意思的事情。寒暑假又有些不同的。暑假,田里的稻子长了很高了,天也很牛赶到河边。找一个水深一点的地方,用几天的时间用石头堵住河水,弄一个水池子,然后光屁股跳进去耍水。也会去弄好多野果子,玩泥巴。寒假,田里稻子收完了,只剩一个个稻杆堆起来的草垛子,我们嬉闹,尽情的在田野奔跑。那时的梯田,一大片的,我们一埂埂跳下去,翻上来。也会破坏掉别家的草垛子,躺上去晒太阳。我们唱歌,跑闹,在空旷的田野上捉蚂蚱;在那清亮的小河边,翻着石块抓螃蟹,踩着沙子摸泥鳅。欢声笑语,无忧无虑,似那朵朵盛开的蒲公英,金黄灿烂。是童年最美好的样子。
只是蒲公英开完了花,被风一吹,各自飞向了远方,被时间吹散的我们,也听不到了田野上的歌声,找不回了金秋阳光下的影子。
第四章
我叫李小江,我以还算不错的成绩,考上了县城一中。我一个山区的孩子,来到了城里念初中。那时,我十二岁。带着家人的期望,来到了一个我完全陌生的环境。有些激动,也有烦恼。离家里很远,回家要坐两个小时的车,还要再走一段山路。如果不是节假日,都是在学校了。
初一,接受新环境,认识新同学,开始全新的学习。班里还是有其它从农村来的同学的,我们农村来的住校,城里的同学上完课回家。当时同一个宿舍的,还有两个高中生。当时县一中是有初中和高中的,只不过高中生比较多罢了。因为宿舍不够分,所以当时和两个高中生一起混着住。一个高三的,一个高一的。也是我唯一认识的两个高中生了。
初一的生活,中规中矩的,因为小,还不懂什么。上课,吃饭,睡觉。周末会去篮球场打球,自己洗衣服,也偶尔出去逛逛,但刚来的时候,连路都不认识。那时还是一个小孩子,单纯,不会胡思乱想。学习,生活,一切按部就班。初一的时候,学习还不错,也能考进年级三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