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太后一向不怎么管事儿,丽妃也还没闹到需要她老人家过问的层度。皇后要顾忌自己的名声和章和帝的观感,贵妃、贤妃要考虑自己儿子的前程,不好随意拉仇恨值,也就是现在的淑妃腰杆儿直一些。可是淑妃走得是高冷路线,对于皇后更是从来看不上,现在还添了觊觎之心,怎么可能帮她对付丽妃?巴不得这俩斗得更凶些才好呢!
所以,算下来,丽妃竟然是横行无阻,霸道不羁了。
反正,她出身在那儿摆着,又是明显的作为家族向章和帝投诚的工具,谁都要对她宽和几分。她又不想要圣宠,行事自然可以称得上无所顾忌了。
年关将近,宫里宫外都忙碌起来。
今年,皇后主事,四妃都要协理,反倒不如往年来得干净利落,常有事端。朝上,独孤家和姜家都因为对南蛮的胜仗要进京受封,又有东瀛使节来访,高丽王子求亲等事,才处理好东太后丧事的礼部上下,又忙得不可开交。因为东太后丧事,三皇子展现了过人的领导能力,还传出“纯孝”的名头,有独孤家和朱家为他造势,一时风头无两。朝臣也开始站队,自然“忙碌”非常。但在章和帝心中,在祖母去世的当口,三皇子不思哀痛,反而为老父坐下龙椅上蹿下跳,实在不孝之极!毕竟,连朱贵妃都暂时歇了各种心事,为太后丧事哀毁至极。七皇子更是闭门谢客,更不在朝臣面前表现,大有效仿民间孝子守孝之意。
对比之下,章和帝自然对三皇子失望之极。只是独孤家和朱家势大,章和帝隐忍不发,只是更加关爱大儿子和七皇子,许多朝臣却心有所感,暗地里站在了其他皇子背后——三皇子的确可能性最大,正因为如此,站不站在他那边他都不太在意,对于朝臣们来说,那样的收益,实在不能满意。何况,大皇子毕竟占了“长”,在武将中又素有名望,石家也相当有势力,比三皇子的王妃史氏要能为得多。其他众多皇子也不是完全没有扶持的必要,在章和帝心意不明的情况下,大家都有可能嘛。其中,因为章和帝突然开始重视七皇子,许多人更是心中有所计较。怎么说,七皇子即位,也比三皇子更艰难些,而越艰难,所谓从龙之功,自然分量越重。
最麻烦的是,虽然独孤家和朱家已经联盟,促成他们联盟的四皇子却不怎么甘心愿意。他娇宠着长大,从来自矜自傲,自恃血统,当然不是什么能“识时务”的人——否则他也到不了今天这一步,和三皇子也是自小互相别苗头,比跟大皇子关系还差些。现在怎么可能一下子转变心态,讨好三皇子呢?淑妃开始的确对这个儿子生气,可能怎么办呢?自己就这一个儿子,女儿外向,从那次事件就能看出,是个更顾她自己的。加之,淑妃本来就是个骄傲的,一想到自家明明尊贵无比的儿子要对老三低头,心中其实也很不舒服,是以并不狠劝。贵妃看得清楚,身为赢家自然要大度些,每每规劝三皇子让着些老四,可三皇子近来本就对贵妃和七皇子心存忌惮,如何肯言听计从?表面应了,实际上在四皇子面前暗暗地耀武扬威,惹得他更是和自己不对付。
却忘了,章和帝眼中本来就没几个皇子,不管对四皇子观感如何,毕竟是从小关注着长大的。现在四皇子没了即位的可能,老父亲自然会偏爱几分,时时带在身边——这“枕头风”可不单单指床上,那书桌边、饭桌上,也是很让人听得进去的。
所谓骄兵必败,指的就是三皇子如今的样子。
这些事儿,曲青青不能否认有她的手笔,但表面看来,都和她没什么关系。
因为急着增加运气值,青青用了手段,和章和帝滚了床单。虽然章和帝已经算是守完了孝,万事不禁了。可毕竟是嫡母刚去,说起来实在不太好听。朝上不好说什么,对章和帝也不好提,曲青青自然就倒霉了。“暗地里”各种流言蜚语,戳脊梁骨就不说了。因为“老朋友”去世,心中复杂,这次连西太后听闻都坐不住了,让青青“帮着”抄写佛经。好在不是孝经,不然青青就可以直接考虑武力夺位了。章和帝不知道曲青青动的手脚,十分愧疚,又因为暗地里其实很膈应两位母亲和先皇后的关系,对于他母后针对青青的事,起了逆反心思,更是将曲青青带在身边,一步不离。
太后并不知道章和帝意外得知她们三人纠葛的感情,见章和帝不但没被敲打,反而变本加厉,想起了先帝和王贵妃的种种,对青青更是没了好脸色。也因为东太后的去世,比她还大六岁的西太后心情震荡,对事情懒得细想,没有注意到自己儿子的不一般的态度。在她时常招曲青青陪伴,又每每暗暗刁难,深知她手段的章和帝心中更是不爽,甚至以政务繁忙为由,不再晨昏定省。
青青暗叹,运气值还真是立竿见影,这不,无妄之灾缠上了自己还就甩不掉了。
好在,太后的为难对于一般女人真是有苦说不出——明着亲热,实际罚站、罚抄、罚饿……可对于曲青青来说,反而是在气运跌到最低的时候,躲过更多苦逼事情的好机会。
怎么说,太后再讨厌迁怒曲青青,也知道她和王贵妃大不相同,还要顾虑已近耳顺的儿子的想法,不会太明显。而曲青青从来